当前位置:首页>>草本>>止痛药

草乌

  • 止痛药
  • 2025-01-23 11:15:35
  • 318
  • 中草药管理员

【别名】

  • 鸭头、药羊蒿、鸡头草、百步草

  • 【汉语拼音】

  • caowu

  • 【成份】

  •   乌头各部分含生物碱,其中主为乌头碱。乌头碱水解后生成乌头原碱、醋酸及苯甲酸。

      叶中还含肌醇及鞣质。多根乌头含有乌头碱、准噶尔乌头碱、准噶尔乌头胺、多根乌头碱、多根乌头定碱、乌头芬碱。准噶尔乌头根含总生物碱量1.5%,主要为乌头碱,准噶尔乌头碱。地上部分含总生物碱量0.7%,主要为准噶尔乌头碱。亚东乌头含有生物碱为伪乌头碱。紫草乌地上部分(叶和梗)含生物碱0.58%,其中分出结晶生物碱称紫草乌碱0.43%。据报道,日本产乌头除含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外,还有次乌头碱、惰碱。

  • 【加工采集】

  • 秋季采挖,除去残茎、须根及泥士,洗净,干燥。

  • 【药材鉴别】

  • (1) 本品横切面:后生皮层为7~8列棕黄色栓化细胞;皮层有石细胞,单个散在或2~5个成群,类长方形、方形或长圆形,胞腔大;内皮层明显。韧皮部宽广,常有不规则裂隙,筛管群随处可见。形成层环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圆形。木质部导管1~4列或数个相聚,位于形成层角隅的内侧,有的内含棕黄色物。髓部较大。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。粉末灰棕色。淀粉粒单粒类圆形,直径2~23μm;复粒由2~16 分粒组成。石细胞无色,与后生皮层连结的显棕色,呈类方形、类长方形、类圆形、梭形或长条形,直径20~133(234)μm ,长至465μm,壁厚薄不一,壁厚者层纹明显,纹孔细,有的含棕色物。后生皮层细胞棕色,表面观呈类方形或长多角形,壁不均匀增厚,有的呈瘤状突入细胞腔。 (2) 取本品粉末0.5g,加乙醚10ml与氨试液0.5ml ,振摇10分钟,滤过,滤液置分液漏斗中,加0.25mol/L 硫酸溶液20ml,振摇提取,分取酸液适量,用水稀释后,照分光光度法(附录Ⅴ A)测定,在231nm 与275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。 (3) 取本品粗粉1g,加乙醚15ml与氨试液1ml ,浸渍1 小时,时时振摇,滤过,取滤液5ml,蒸干,残渣加7% 盐酸羟胺甲醇溶液5 滴与0.1% 麝香草酚酞甲醇溶液1 滴,滴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,再多加2 滴,置60℃水浴上加热1~2分钟,用冷水冷却,滴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~3,加三氯化铁试液和氯仿各1 滴,振摇,下层液显紫色。

  • 【药理作用】

  •   草乌头(品种未鉴定)用小白鼠热板法实验,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,如与秦艽配伍,其镇痛效力可互相增强。草乌经甘草、黑豆法炮制后,毒性降低而不影响其镇痛效力。甘草、蜂蜜对草乌有解毒作用。

      草乌与川乌作用基本相同,前者生物碱含量0.425%,后者0.5991%。

      多根乌头中提出的总碱,10~20毫克/公斤注射于麻醉犬及兔,从心电图上可见心跳兴奋性及传导发生紊乱。

      自准噶尔乌头根中提出的生物碱超过30种以上,准噶尔乌头碱属于Atisine一类,将其400毫克/公斤皮下注射,可使小白鼠自发活动降低,有时后肢强直性收缩;对兔有弱的镇静作用,并能延长小鼠用催眠药引起的麻醉时间;用于兔有降温作用;静脉注射可降压,大剂量能阻断神经节,有弱的解M-胆碱样作用。酊剂外用可作为止痛剂,以治疗神经痛、偏头痛等,其止痛作用主要来自乌头碱,毒性极大。

      从紫草乌的叶和茎中分离得紫草乌碱,其1%溶液具有局部麻醉作用,效力相当于可卡因的2倍,将紫草乌碱注射于大白鼠大腿后侧坐骨神经周周,能产生传导阻滞;对人舌头有麻木和针刺感。将紫草乌碱溶液加热或放置于室温2~3个月之久,均不失效。异乌头碱0.02%溶液对家兔角膜有较弱的局部麻醉作用,将其注射于小白鼠大腿后侧坐骨神经周围,能使之产生传导阻滞.但局部刺激明显,且易吸收中毒,故不理想。用小白鼠热板法作实验,紫草乌碱小且不能提高痛阈,大量始有效,其镇痛指数很低。

      林地乌头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,使心收缩加强,频率加快;灌流于离体蛙肝使血管扩张,小量升压,大量则抑制心血管;对饥饿动物能使其体重很快恢复,正常犬、兔口服后体重增加更快。

      日本产A.lusidusculum Nakai的成分Lucidusculin能抑制嘌呤类利尿作用,但对盐类利尿剂无影响,与乌头碱有本质的差别。A.gIgas L.et V.极毒,能使放牧的牛死亡;其中所含生物碱主要抑制运动神经末梢,有类似箭毒样作用。A.spicatum Stapf的根,对注射酵母引起发热的大鼠有解热作用,对小鼠扭体反应及机械引起的疼痛有镇痛作用,镇痛治疗指数高,说明较安全。A.heterophyllum Wall.的成分Atisine口服或肌肉注射,对发热的家兔无解热作用,静脉注射能轻度降压。

  • 【炮制】

  •   制草乌:取净草乌,用凉水浸漂,每日换水2~3次,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,同甘草、黑豆加水共煮,以草乌熟透;内无白心为度,然后除去甘草及黑豆,晒至六成干,闷润后切片,晒干。 (每草乌100斤,用甘草5斤,黑豆10斤) 。

  • 【功能主治】

  •   搜风胜湿,散寒止痛,开痰,消肿。治风寒湿痹,中风瘫痪,破伤风,头风,脘腹冷痛,痰癖,气块,冷痢,喉 痹,痈疽,疔疮,瘰疬。

      ① 《本经》:主中风,恶风,洗洗出汗,除寒湿痹,咳逆上气,破积聚寒热。

      ② 《别录》:消胸上痰,冷食不下,心腹冷疾,脐间痛,肩胛痛不可俛仰,目中痛不可久视,又堕胎。主风湿,丈夫肾湿阴囊痒,寒热历节掣引腰痛,不能行步,痈肿脓结。

      ③ 《药性论》:能治恶风,憎寒,冷痰包心,肠腹疞痛,痃癖气块,益阳事,治齿痛,主强志。治男子肾衰弱,阴汗,主疗风温湿邪痛。

      ④ 《药类法象》:治风痹血痹,半身不遂,行经药也。

      ⑤ 《纲目》:治头风喉痹,痈肿疔毒。主大风顽痹。

      ⑥ 《东医宝鉴》:治风湿麻痹疼痛,发破伤风汗。

      ⑦ 《纲目拾遗》:追风活血,取根入药酒。

      ⑧ 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治麻痹症。又为伤科要药。

  • 【性味】

  •   辛,热,有毒。

      ① 《本经》:味辛,温。

      ② 《别录》:乌头,甘,大热,有大毒。 乌喙:味辛,微温,有大毒。

      ③ 《药性论》:味苦辛,大热,有大毒。

  • 【用法用量】

  •   内服:煎汤,0.5~2钱;或入丸、散。

      外用:生用,研末调敷或醋、酒磨涂。

  • 【宜忌】

  •   凡虚人、孕妇、阴虚火旺及热证疼痛者忌服。生者慎服。 生品内服宜慎。不宜与贝母、半夏、白及、白蔹、天花粉、瓜蒌、犀角同用。

      ① 《本草经集注》:莽草为之使。反栝楼、贝母、白敛、白及(一本有半夏)。恶藜芦。

      ② 《药性论》:远志为之使。忌豉汁。

      ③ 《纲目》:畏饴糖、黑豆。冷水能解其毒。

      ④ 《本草汇言》:平素禀赋衰薄,或向有阴虚内热吐血之疾,并老人、虚人、新产人,切宜禁用。

  • 【贮藏】

  • 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
  • 【归经】

  • 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

  • 【植物形态】

  • 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50~150cm,无毛。茎中部叶有稍长柄或短柄;叶片纸质或近革质,五角形,3全裂,中裂片宽菱形,渐尖,近羽状深裂,小裂片披针形,上面疏被短曲毛,下面无毛。总状花序窄长;花梗长2~5cm;小苞片线形;尊片5,紫蓝色.上萼片盔形;花瓣2,有长爪,距卷曲;雄蕊多数;心皮3~5。骨突果。花期~9月,果期10月。

  • 【临床应用】

  •   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:将草乌制成注射液,肌肉注射,成人每次2毫升(含总生物碱2毫克),每日1次;或穴位注 射,每穴0.5毫升,每次2~3穴(每日1次)或1~2穴(每日2次),10天为一疗程,停药2~3日后可继续用药。孕妇忌用,心脏病慎用。

     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腰腿窟、神经痛等共64例,总有效率为95.8%以上,大多治疗6~10日疼痛即见减轻,对重症风湿性关节炎止痛效果尤为明显。

      此外又用于感冒发热10例,除2例无效外,均于用药1~3次后收到退热效果。

      ②用作麻醉、止痛剂生:草乌外用可麻醉末梢神经,作为局部麻醉、镇痛之用;与洋金花合用作为全身麻醉剂,似有相互抵销副作用及增强麻醉效果的作用。

  • 【药用部位】

  • 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. 的块根


  • 关注微信
上一篇:川乌
下一篇:防己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