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】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。
【别名】山漆、金不换、血参、人参三七、参三七、田七、滇三七、盘龙七
【性味与归经】甘、微苦,温。归肝、胃经。
【性能特点】三七苦泄温通,甘能补虚,行止兼补。入肝、胃经,既化瘀而止血,又活血而止痛,兼补虚而强体,具止血而不留瘀、化瘀而不伤正之长,为治出血、瘀血诸证之良药,兼体虚者更宜。
【功效】散瘀止血,消肿定痛。
【主治病症】
1、咯血,吐血,衄血,便血,崩漏,外伤出血,胸腹刺痛,跌扑肿痛。
2、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。
3、胸腹刺痛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3~9g;研粉吞服,一次1~3g。外用适量。
【使用注意】三七性温活血,故孕妇慎用,血热及阴虚有火者不宜单独用。
【产地】主产于云南文山及广西田阳、靖西、百色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三七种后3~4年采收,秋季花开前采挖,洗净,干燥。以个大、体重、质坚、表面光滑、断面灰绿色或黄绿色者为佳。秋季花开前采挖,洗净,分开主根、支根及根茎,干燥。支根习称“筋条”,根茎习称“剪口”。
图片
【现代药理研究】
三七含多种皂苷(同人参所含皂苷类似),如人参皂苷、三七皂苷、及具止血活性成分的田七氨酸、三七素,少量三七黄酮B及槲皮素,多种氨基酸,无机微量元素及挥发性成分。具有止血,抗血栓、扩张血管、降血压、抗心肌缺血、抗脑缺血、抗心律失常、调节糖代谢、保肝、抗衰老、抗辐射及抗肿瘤等作用
图片
【临床配伍应用】
三七能化瘀止血,活血消肿止痛,也是补虚强壮的佳品,临床用于各种出血症、心脑血管疾病、肝脏疾病等均有较好疗效。
1、用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、心绞痛等
三七能扩张血管,增加冠状动脉流量,降低冠脉阻力及心肌耗氧,其醇提取物能加强和改善微循环,增加心肌氧和营养物质。常与丹参。桂枝、杜仲、鹿衔草等搭配使用,具有较好的效果。
2、用于各种出血症
三七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,对吐血、衄血、咳血及二便出血兼有瘀滞者,可单服三七粉,亦可与其他止血药配伍同用。可与生地黄、白茅根等凉血止血药,用于血热出血症;与龟甲胶、阿胶等滋阴凉血止血药,用于阴虚血热症;若因气虚失统而失血,可配人参、黄芪、党参等,补气摄血而止血。
3、用于肝脏保护
三七皂苷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,能促进受损肝脏中的正常肝细胞生长,保护肝脏避免化学性的伤害,降低受损部位肝细胞的凋亡。三七能活血散瘀,降低血脂,使肝血充盈,可与灵芝、枸杞子等搭配使用,护肝效果更好。与柴胡、白芍、川芎、香附、鳖甲等搭配使用,能活血止痛,改善肝血瘀滞的症状。
图片
三七保健方
三七除了以中药饮片用于临床组方,亦可作为日常保健使用。
1、外用美容:三七活血祛瘀,抗衰老,对面部色斑有较好疗效。取三七粉适量,加入适量蜂蜜、牛奶调成糊状,均匀敷于面部,20分钟后洗净。每周1~3次,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光洁、细嫩。
图片
2、打粉内服:将三七打粉,对于有气滞血瘀、高血压、高血脂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,每天服用三七粉1~3g,可以活血化瘀,令气血通畅。亦可以搭配丹参粉、西洋参粉,按1:1:1的比例混匀,或按比例单独服用,对心脑血管疾病者有较好效果。
图片
3、煲汤:取三七10g,灵芝15g,西洋参5g,瘦肉300g;先将瘦肉洗净,切块,冷水下锅,汆水;然后将所有食材放入炖盅,加入适量水,隔水炖2小时后,即可食用。能疏通血管,补气安神。
图片
4、煲粥:三七粉5g,西洋参粉5g,龙眼肉10g粳米50g;粳米洗净,与其他食材一起加入锅中,加入适量水,煲30分钟,待粥浓稠后,即可食用。能补气血,养心安神。
5、泡茶:取三七粉3g,山楂粉1g,放入杯中,加入温开水,搅拌均匀,开水焗1分钟后服用。能护肝降脂,适用于经常大鱼大肉、喝酒应酬,及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心血管疾患高风险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