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俞穴,经穴名,属足太阳膀胱经,位于背部,当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具有和胃健脾,理中降逆的功效,主治消化不良、胃脘痛、呕吐、翻胃、腹胀、腹泻、痢疾、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下垂、肠炎、糖尿病、失眠等。
目录
1.胃俞穴名解
2.胃俞穴位置
3.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
4.胃俞穴主治疾病
5.胃俞穴的按摩方法
6.按摩胃俞穴的好处
7.胃俞穴穴位配伍
【胃俞穴名解】
胃即胃腑,俞即输注,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,故名胃俞。
“胃俞穴”,“胃”,胃腑也。“俞”,输也。该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。
胃,指人体消化管的扩大部分,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,六府之一。《灵枢-海论》:“胃者,水谷之海。”本穴内应胃腑,是胃气转输、输注之处,治胃疾要穴,故名之。
【胃俞穴位置】
1.标准定位
胃俞穴在背部,当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2.取穴方法
俯卧位,第12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。
快速取穴: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,往上推2个椎体,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胃俞穴。
3.穴位解剖
胃俞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背阔肌、下后锯肌、骶棘肌。有肋下动、静脉后支的内侧支。分布着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。
胃俞穴图片
【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】
中医认为胃俞穴具有和胃健脾,理中降逆的功效,主治消化不良、胃脘痛、呕吐、翻胃、腹胀、腹泻、痢疾、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下垂、肠炎、糖尿病、失眠等。
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旁,与胃腑内外相应,是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,脾与胃相表里,故可治疗脾胃病。
足太阳经脉循行于背部,胃俞穴又位于背部,故可治疗背痛。
胃病严重时,胃俞穴常出现以结节为主的阳性反应物,虚症时呈现组织松弛或凹陷,是胃病的诊断穴位之一。
【胃俞穴主治疾病】
胃俞穴主治脾胃、腰脊等疾患:如脾胃虚弱、脘腹胀痛、霍乱吐泻、翻胃吐食、噎膈、饮食不下、食多身瘦、肠鸣腹痛、黄疸水肿、小儿疳积、胸胁支满、腰脊挛痛、疟疾痞块、咳嗽、虚劳、经闭、痈疽等。
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、消化不良、急慢性胃炎、胃扩张、胃下垂、胃或十二指肠溃疡、胃癌、胰腺炎、肝炎、肝脾肿大、肠炎、神经衰弱等。
1. 消化系统疾病:胃炎,胃溃疡,胃扩张,胃下垂,胃痉挛,肝炎,腮腺炎,肠炎,痢疾;
2. 其它:糖尿病,失眠等。
胃俞穴图片
【胃俞穴的按摩方法】
1.按摩
以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,并作圈状按摩。
2.针刺
向内斜刺0.3~0.6寸。不可深刺,以防气胸。
3.艾灸
艾炷灸5~7壮,或者以艾条灸5~10分钟。
【胃俞穴穴位配伍】
胃俞穴配上巨虚、三阴交,有健脾利湿的作用,主治泄泻,痢疾。
胃俞穴配中脘,为俞募配穴法,有理气和胃的作用,主治胃痛,呕吐。
胃俞穴配内关、梁丘,有宽中和胃止痛的作用,主治胃痉挛,胰腺炎。
胃俞穴配魂门治胃冷、食不化。
胃俞穴配大肠俞、肾俞,治痢疾。
胃俞穴配内关、足三里,治恶心、呕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