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中医学习>>中医养生

冲阳穴的准确位置及其按摩方法有哪些?

  • 中医养生
  • 2024-12-05 16:00:12
  • 513
  • 中草药管理员

冲阳穴,别名会原穴、跗阳穴、会屈穴、会涌穴、会骨穴,为足阳明胃经的原穴。在足背最高处,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,足背动脉搏动处。具有健脾化湿,通络宁神的作用。

  目录

  1.冲阳穴名解冲阳穴的图片

  2.冲阳穴位置

  3.冲阳穴的功效与作用

  4.冲阳穴主治疾病

  5.冲阳穴的按摩方法

  6.针灸冲阳穴的好处

  7.冲阳穴穴位配伍

  【冲阳穴名解】

  1、冲阳

  冲指冲要、冲动,阳为阴之对,此指足背,穴在足背动脉搏动处,故名冲阳。

  凡人举足迈进,或扬脚撩踢之时,足跗首当其冲,穴在足背最高当跌阳脉搏动处,其位高而居脉之冲要处,即冲阳之意也。

  2、胃经原穴

  本穴地部经水的气化之气性合胃经之气血,为胃经气血的重要来源,故为胃经原穴。

  【冲阳穴位置】

  1.标准定位

  冲阳在足背最高处,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,足背动脉搏动处。

  2.取穴方法

  正坐垂或仰卧位,距陷谷穴3寸,当足背动脉搏动处取穴。

  在足背,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,可触及足背动脉。正坐取穴。

  快速取穴:足背最高处,两条肌腱之间,按之有动脉搏动感处即是。
 

冲阳穴位置   冲阳穴的取穴方法
 

  3.穴位解剖

  冲阳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(踇)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、短伸肌、第二楔骨。

  有足背动、静脉及足背静脉网。分布着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腓深神经。

  皮肤由腓浅神经分布。皮下有足背静脉网,外侧引出小隐静脉,内侧则有大隐静脉的起始。

  足背深筋膜浅层薄而坚韧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组织,避开足背动脉,在(踇)短伸肌的上方深进,可达第二楔骨表面的骨膜。

  【冲阳穴的功效与作用】

  冲阳穴有健脾化湿,通络宁神的作用。主治头痛、牙痛、口眼歪斜、胃脘痛、足背肿痛、足缓不收等。

  冲阳穴主要用于调理合改善食欲不振、腹泻、脚麻、坐骨神经痛、畏寒、半身不遂等症状。

  常常指压冲阳穴,还有助于调适情绪,让心情放松。  

  【冲阳穴主治疾病】

  冲阳主治头痛,牙痛,口眼口眼涡斜,胃脘痛,足背肿痛,足缓不收等。现代又多用冲阳治疗齿龈炎、癫痫、脉管炎等。

  头面、脾胃及局部等疾患:如头重头痛、齿痛颊肿、呕吐、胃脘痛、不嗜食、足缓不收、足背红肿、癫狂等。

 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:面神经麻痹,眩晕;

  消化系统疾病:胃痉挛,胃炎;

  运动系统疾病:风湿性关节炎,足扭伤;

  其它:牙痛。
 

冲阳穴的功效与作用  冲阳穴主治疾病
 

  【冲阳穴的按摩方法】

  治法:寒则补而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。

  1.按摩

  以中指指腹用力按压冲阳,每天早晚各按1次,每次1~3分钟,可治消化系统疾病。

  2.针刺

  冲阳穴,避开动脉,直刺0.2~0.3寸,局部酸痛;直刺0.3-0.5寸(避开血管)。

  3.艾灸

  冲阳穴,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艾灸冲阳穴,可以让足阳明胃经运行顺畅,也就能保证胃里面的气息供应正常,具有暖胃、护胃的功效。

  按揉或者艾灸冲阳穴,可以作为平时胃部保养的方法。
 


  【针灸冲阳穴的好处】

  1.艾灸补胃

  当您出现消化不良、胃胀、腹泻等症状时,可以按揉冲阳穴几分钟,就会得到缓解。也可以用艾灸冲阳穴的方法补胃 ,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
  2.针刺治疗网球肘

  患者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。取患侧冲阳穴,避开动脉,直刺0.2—0.3寸。

  要求得气明显,行捻转手法,平补平泻。留针20~30分钟。

  3.电针治疗疼痛

  在治疗疼痛病症时,采用病灶附近及远距离穴位都有很好的镇痛效果。如牙痛针颊车穴、下关穴、冲阳穴有同等的疗效。

  使用频率为每秒钟100~200次为最理想,输出功率以肌肉明显的收缩或患者感觉较麻为限,镇痛所需要的刺激时间一般30分钟以上。

  【冲阳穴穴位配伍】

  冲阳穴配丰隆,有豁痰宁神的作用,主治狂妄行走,登高而歌,弃衣而走。

  冲阳穴配足三里、仆参、飞扬、复溜、完骨,有补益气血,润养经筋的作用,主治足痿失履不收。

  冲阳穴配丰隆、太冲,治癫狂。

  冲阳穴配厉兑、三间、偏历、小海、合谷、内庭、复溜,治龋齿。

  冲阳穴配天枢、丰隆、厉兑、陷谷,治面水肿。
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